禅诗

Teachings

禅师参到了较高的境界,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,亦非一般人能以心识去计度思量。 佛经形容之为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,因为这时禅者的知见已经超越了言语的范畴和意识的领域。 他们一旦接触到悟境时,心生喜悦,刹那间文字智慧如隐泉涌溢,将禅修的心境发言为诗,所以禅门遗留了大量的诗歌偈赞集。

「佛」与「诗」,表面看来歧路各别,互不相关:就范围而论,「佛」属宗教,而「诗」乃文学;以内容而言,「佛」觉悟宇宙人生真理,解脱生死烦恼,体证无上菩提,而「诗」则抒发人生际遇的感怀,托物咏志,以怡情悦性。 但是,它们的内涵往往能互摄互融,这是由于两者都是从心性流出的亲历感受。 所以诗家有句谚语:「诗为禅客添花锦,禅是诗家切玉刀」。

禅诗(或曰出世间诗)与世间诗比较,前者使人读来更觉清闲寂静,超然脱俗。 何以故? 自古以来,禅师往往选择在渺无人烟的山峰上修道,所以吟咏出来的山居诗,大都是深幽雅逸,意境天然的:如明月、清风、白云、青嶂、古寺、残庵、苍松、古柏、幽谷、溪涧等等,既没有世俗红尘的沾染,亦绝却了人事往来的缠嚣。 现选出两篇禅诗,与读者分享:

佛寺孤庄千嶂间,我来诗境强相关。

溪边树动猿下涧,云里锡鸣僧上山。

松月影寒生壁落,石泉声乱喷潺湲。

明朝更蹑云霄去,誓共烟霞到老闲。

这首山居诗是唐朝冷然禅师在九华山化成寺挂单时所作的。 九华山在安徽青阳县,有九十九峰,其中有九峰耸立如莲华,山中很多溪流,瀑布,古洞,苍松,山景秀丽别致。 禅师在一片清净寂然的禅悦境界中,从内心里流露出对山居的细腻感受。 与在尘嚣俗世生活的人比较,这禅修是多么的闲雅清逸,高洁淳朴!

化成寺处于千峦叠峰之间,群山环抱,清净庄严。 如此绝却红尘的胜境,还需俗世的文字去咏赞吗? 所以禅师说「我来诗境强相关」,自责不应该来此吟诗,打扰这一片清净的境界。

「溪边树动猿下涧,云里锡鸣僧上山。 」在溪边看不见猿猴,只见他们走下溪涧时树枝的晃动,也见不到僧人,只听到他们的锡鸣声。 僧人走路时所用的锡杖有铜环,移动时发出声响,叫做锡鸣。 树动来自溪涧边,锡鸣出于云山中,溪涧深幽,云雾飘淡,瞬息间静寂中充满了动感。

动静二相,是天地间诸法的对立事态;无静不能显示动的变幻,无动也不能呈现静的湛寂。 当禅者参至如《楞严经》所讲「动静二相,了然不生」的时候,真心就会自然显现,所以一切山居的动静境界都是禅者的禅上缘。

「松月影寒生壁落,石泉声乱喷潺湲。 」走下溪涧的猿猴,登上山顶的僧人,在诗僧的心中渐渐退隐为远境,眼前只有月影松涛的摇拽和泉涧潺潺的流水。 修禅的隐者处于渺无人烟的山峰上,对于都市人来讲,是一种苦行,但是山居生活所感受的喜悦,是物质所不能够供给的,也非言语概念所能形容的。

「明朝更蹑云霄去,誓共烟霞到老闲。 」禅师明天一早还要蹑足登山,走到另一个高峰,直入云霄上。 他将会在九华山烟霞氲氤之中,以参禅的生活终老此身。

万峰深处独跏高峰,历历虚明一念孤。

身似寒空挂明月,唯余清影落江湖。 冩这首山居诗的是元朝中峰禅师,世誉之为江南古佛。 他喜欢在孤峰山顶上结庐独参,所以他说:「万峰深处独跏高峰」。 跏新时代即是结跏兔子坐,是禅和子盘腿的坐姿。 「历历虚明一念孤」,他修习的是临济禅,一句「念佛是谁」话头参到一念不生,得到悟处。 「历历虚明」是表示心中如虚空般广大,亦如烛光朗照无遗,没有烦恼的业风吹拂,发挥本有的光明。 身体犹如虚空中深邃高寒的一轮明月,一尘不染。 「唯余清影落江湖」,这时心中的明月,皎洁无暇,祇觉得它清晰的影子,投射在大地万千的江湖上。 中峰禅师居无定所,当有人发现他踪迹的时候,他就会再迁移到另一个山居,所谓「若被世人知住处,更移茅舍入深山。 」他自称为幻住道人,幻者短暂无常也,即是住处无一定的居所。 他虽然居无定所,但是身心常住于定中。 他有另一首山居诗:身心放下有余闲,垂老生涯在万山。 不许白云轻出谷,好随明月护柴关。 他已经将身心全部放下。 这种心无罣碍的禅悦,令他自由自在,因此他打算在山上终老。 尽管禅师独处在渺无人迹的地方,然而白云早已成为他的道侣。 白云是飘逸无定的,象征无明烦恼有时也会扰动。 但禅师的定力深厚,不会被无明所牵缠,因此他说, 「不许白云轻出谷,好随明月护柴关」。

 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