禅净双修最殊胜

Teachings

千百年来,中国佛教的修道,以参禅、念佛最为流行。 学者亦有兼修禅宗和净土宗法门的,称为「禅净双修」。

「禅」、「净」是什么意思呢? 「禅」是梵文禅那(Dhyāna)的简称,意思是静虑,亦称「止观」,俗称静坐,即是心念安住于一个所缘的对象,以压伏去除烦恼,净化心识。 参禅的目的,在于令定力及智慧增长,以期明心见性。 其次,「净」是净土宗的简称,修行方法是以虔诚恳切心,专念「阿弥陀佛」洪名,消减贪、瞋、痴等烦恼心魔,并发愿求生极乐世界,称为念佛法门。

怎样禅净双修呢? 先说修禅,初学者应以静坐为基础,修习「入静」,再修得「至静」,进而体会「身空」、「心空」,通达「寂静」的忘我境界。 修行精进的禅者可「依定发慧,依慧断惑」,最终获取「显发真理,得大菩提」的佛果,故《法华经》说:「若人静坐一须臾,胜造恒沙七宝塔,宝塔毕竟化为尘,一念静心成正觉。 」

现代人的生活很紧张繁忙,精神压力甚大。 若每日能抽出一些时间修学静坐,让自己放松,宁静下来,心念暂时远离俗务。 这样,就能够舒缓压力,令身体回复精力。

一般人日间事务繁多,可于清晨及晚上在家里静坐,地方要通爽、舒适和安静。 如果能够盘腿,最好是结跏汇率坐,不能者双脚垂下而坐亦可。 静坐时要收摄妄念,安住于所缘境,如参「念佛是谁? 」初修者可尝试每天静坐二次,每次用十五至三十分钟。 静坐可发展心智,增强记忆力及其他脑部功能,亦是修养身心的清凉妙方,但你要去实践,才会领略个中好处。

次说念佛,念佛最重要是须具诚心、专心和恒心。 诚心是恭敬恳切,信仰专一;专心是意念集中,心无旁骛;恒心是年月相继的天天念、时时念,比如吃饭时也可心中默念。 修行有素的净行者,睡觉时也会在潜意识中念佛。 若信、愿、行具足,寿命尽时,只要「心不颠倒,一心不乱」,称念弥陀圣号,便可得生佛国净土,在本尊阿弥陀佛加持教导之下修行,直至成佛。

比较而言,禅宗是依靠自力为主的法门,行者慧根深厚,年纪轻、精力强,真参实修,才易开悟;净土宗则是仰赖佛力为主的法门,所谓「礼佛一拜罪灭河沙,念佛一句福增无量」。 可见法益不虚,如影随形。 更何况仰仗阿弥陀佛的慈悲大愿,能够永离流转生死的苦恼,所以念佛法门真是至为简单、容易、直接。 现今末法时期,修行人慧根浅薄、福德鲜少,故念佛法门甚为适宜。

禅净二宗于修道上,侧重各有不同,若禅净兼修,可收相辅相成,相得益彰的效用。 现在分析如下:一者,念佛宜修禅,因禅修可训练自力,令意念觉醒专注,心境清明,定力增长;有此基础,念佛才易专心。 如能加之以诚心、恒心,念佛又何愁没有成就呢? 其次,念佛者若于教义认识不深,不能依理而行,处事待人执着或仍会很多,牵缠难除;禅修着重于空,功能转变心态,于解缚去执方面,正好提供辅助。

二者,禅修宜念佛,参禅靠自力,若业障重、我慢大,会滞碍不前,甚至会误入歧途。 如兼修礼念弥陀世尊,蒙佛力加持,罪灭福增,自然能于正轨迈进,无失脱之虞。 再者,参禅重修「空」,若于空义体察不深,会引生曲解,流于疏狂自大,漠视一切,自以为「无所执着」,不单障碍修行,而且易招罪的所有生活。 念佛侧重于有,敬慎谦恭,规行矩步,可免犯此过失。 所以,宋朝永明延寿禅师有偈说得最为透澈:「有禅有净土,犹如戴角虎,现世为人师,来生成佛祖。 」禅净双修,法门最是殊胜。

 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