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

Teachings

佛门有句谚语:「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」。这句话的涵义甚为深远,不能依文解义,拘泥于言句文字的表面意义。

早在宋代的禅门语录之中,已经广泛引用这句话。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五记载:「金陵报恩院法安慧济禅师上堂谓众曰:知幻即离,不作方便,离幻即觉,亦无渐次 ,(中略) 要似他广额屠儿,抛下操刀,便证阿罗汉果。」后来到了《五灯会元》,这句话被改为「飏下屠刀,立地成佛」。

「立地」是唐宋时代的口语,不是立在地上的意思。应解作「立刻」或者「当下」。试想「放下屠刀」,又怎能不经修持就立刻成佛呢?须知作过杀业的人,忏悔后必须改恶向善,继而勇猛精进地去学习佛法,才能走向成佛之路的。

这句话的词源是来自南北朝昙无谶大师所译的《涅槃经‧梵行品》。经文是这样的:「印度波罗内国有屠户,名曰广额,于日日中杀无量羊,见舍利弗尊者,即受持八戒,终一日一夜,以是因缘,命终生为北方天王比沙门之子。」此段经文的内容,后来被引喻成为:「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」。

或者有人会反驳:「立地成佛」就是「顿悟」,是不必渐次修行的,这就是当下一跃而顿至圆满佛果的境界。究竟应该依「顿悟」抑或「渐进」去修习佛法呢?这要视乎行者的善根,智慧与环境契合与那种法门。

须知顿渐二教,自古以来佛门就有不同的见解。东晋道生禅师著《顿悟成佛义》,首倡「顿悟成佛」之理;慧观作《渐悟论》,阐论渐悟之义。至唐代,慧能嗣系之僧众侧重顿悟,而神秀法脉之禅僧偏重渐悟,遂产生不同之宗风,即「南顿」与「北渐」。

若以说法的内容去分析:不依修行次第,能迅速觉悟之教法,称为顿教;依修行的次第渐进,经过漫长的熏习而觉悟之教法,称为渐教。若以教法的形式而分,开始即讲说深奥的内容者,称为顿教;自显浅内容次第讲说再进入深奥的义理者,称为渐教。

古人善根智慧深厚,生于「正法」和「象法」时期。僧人的寺院往往是建立于远离尘嚣的深山阿兰若处,而居士的精舍一般都是盖结于恬淡闲逸的旷野间。古代简淳俭朴的农业社会造就了清幽静谧的修行环境,使行者易于从参禅或止观中顿悟佛理。相比之下,今人善根智慧浅薄,生于「末法」时期。现今利欲熏心的工商社会使人不自觉地沉缅于贪瞋痴的烦网中。每天的工作、事业、或家务都是营营役役的,而且居住的环境一般都是处于喧闹繁荣的城市,行者能渐悟佛法已属难能可贵,更遑论修持顿悟法门? 所以《大集经》云:「末法人修行,罕一得道,惟依念佛,得度生死」。

其实顿悟之后也需要经过更深入的修习才能迈向涅槃彼岸的。唐朝黄蘗希运禅师往往以其座右铭去鼓励学人:「尘劳回脱事非常,紧把绳头做一场,不是一番寒彻骨,争得梅花扑鼻香?」从尘劳俗世中开悟而得到解脱是非常困难的事,非要经过一番努力不可,就好像梅花若不经过冬天寒彻骨髓的淬炼,又怎能灿烂开花,散发出扑鼻的芬香?

宋朝普照禅师的《修心诀》云:「顿悟虽同佛,多生习气深,风停波尚涌,理现念犹侵。」当行者已经顿悟之后,真理虽然现前,但无始以来的妄想执著在不觉间亦会乘隙而入,所以必须提高觉察,悟后续修,直到无明彻底断尽才能证悟圆满菩提。譬喻疾风过后,尚有粼粼涟漪,必须经过一段时间,让湖水的荡漾歇息下来,才能恢复它本来澄澈如镜的面目。

《涅槃经‧梵行品》所载的屠夫广额,一生杀了无量羊,后来遇到舍利弗尊者的教化,以一日一夜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,命终后投生到天界去,并非成佛。这不过是后人误将「生天」与「成佛」两种截然不同的果位等量齐观罢了。屠夫一生的杀业不少,虽遇缘而顿悟佛理,亦必须锲而不舍地去修习佛法,才能将多生无明习气断除的。

根据《法华经疏》卷一‧二谛义卷下的记载,道生禅师虽然提倡顿悟之理,但亦不废顿悟前的渐进修行。所以「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」这句千古佛门谚语,并不是说屠夫放下杀业之后,不需修持就能当下成佛。只不过是譬喻行者经过努力不懈的修习后,一旦遇到殊胜的增上缘,例如善知识的棒喝,当下冲破了无明的关钥,攀上了智慧的另一个高峰而已。

 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