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和禅修有个约会之英伦篇

Teachings

去年决定只身从香港到英国进修,有人问我︰「你会感到寂寞吗?」很奇怪,原来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。以往未接触佛法前,会感到人生如絮,飘零于这个万紫千红的世界之中,内心茫茫然,不知所归;庆幸数年前开始,慢慢养成禅修的习惯,也有不少机会听经闻法,久而久之,当法喜充斥心田,只觉诸佛菩萨常伴左右,孤独与寂寞反而更能生出智慧。这次出国,我把它视为一次修行的历练,提醒自己时刻抱有一颗精进道心,努力修行,无论去到哪里都一样。

香港人很有福报,在这弹丸之地,喜闻高僧大德讲经说法,于道场参与法会共修,培福积德,方便无碍。出国之前,闻说英国寺院不多,而且佛教不太盛行,也曾担心修行的动力会因而减少,没料到,一年过去,竟为我的修行带来无数增上缘!原因是禅修在英国已经非常普遍,而当大家渐渐了解生命的实相后,对佛法的渴求更是有增无减,这已超越国籍和外相所限了。

以我就读的大学为例,他们所办的「禅修学会」规模一点也不比香港的逊色,记得第一次参与他们的共修活动是去年9月,当时的我初来甫到,在偌大的校园中还会迷路,难免有点陌生徬徨。但一踏进活动室,见到排列整齐的坐垫与蒲团,一份亲切感便涌上心头。虽然并非正式的禅堂,设备也有点简陋,但一想到身处异乡也能参与禅坐共修,已是万分感恩。

大部分参加者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,不消一会儿,他们已把小小的活动室填满了。由于大家来自世界各地,部分人更是初次接触禅修,所以禅坐一段时间后,我们就会围在一起,讨论一下彼此的学佛和禅修经历。他们年纪轻轻,当中不少人从小已经听过禅修的好处,对佛教义理亦很有兴趣,言谈间双眼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。当然,由于中、西文化背景的差异,他们对于佛寺仍是十分好奇。记得有次跟一位比利时的同学谈论禅修心得,她问到︰「中国的寺院是怎样的?就像教堂一样点满蜡烛吗?」当时我心里想,如果有机会,真想带她到中国的寺院走一趟,那就胜过千言万语了。

从未到过寺院的又岂止这位比利时同学?时至下学期,正值学校考试季节,当我正为论文所苦恼,我那位来自上海的室友则被考试折磨得每天诚惶诚恐,加上与家人分隔两地,各种负面情绪一涌而上,心情很是低落。因为我跟她颇投契,闲时会与她分享一些禅修体会,于是灵机一触,决定与她到寺院走一趟,好让大家的心境可以更平静。她还告诉我,虽然家乡在上海,但却从未到访一所正式的寺院。其实到了英国大半年,一直很想找机会到访这边的寺院,特别是得知泰国的阿姜查(Ajahn Chah)禅师在伦敦近郊有一所道场—Amaravati Buddhist Monastery,以戒律严谨著称,是静心禅修的好地方。可是从伯明翰到Amaravati的路程颇遥远,于是往往心生懈怠,耽误了一段时间也未去拜访。如今,既然室友也有兴趣,何不趁此机会与她一起结伴同游?于是,下定决心,5月份的某一天,我和这位室友,加上那位比利时同学,一行三人,开始了一次小小的禅修朝圣之旅。

 

 

还记得那天我们早上从伯明翰出发,坐火车到达伦敦市中心,辗转三个小时后,终于到达Amaravati Buddhist Monastery了。远离市中心的烦嚣,寺院更显祥和清静,在朗朗晴空下,流露出一片宁谧安定的气氛。我们往内走了一小段路,便见到禅修中心后方有一大片草地,还有绵延数里的丛林,最适合户外行禅。当天阳光明媚,又有微风吹拂,我们三人忍不住蹦蹦跳跳的奔向前方,躺在软绵绵的草地上,嘻嘻哈哈仰望着蓝天白云,享受自己的一呼一吸。正如云朵被风一吹,随即化成几缕轻烟,学业上的烦恼也只是雾起云生,微不足道。就这样感受着大自然的可爱可亲,时间不知不觉便溜走了,傍晚时分,大殿有法师带领静坐,信众可以自由参加,完结后更有开示环节,机会难逢,我们二话不说便朝大殿走去。

 

 

经过几段回廊就到达大殿,一推开门,便会见到一座庄严慈颜的佛像俯视着众生。环视殿内,有不少在英国居住的泰国人专程来到寺院参与禅坐共修,对他们而言,或许就如我一样,身在异乡,佛法就是内心最强大的力量,令如絮的人生有了归依处。坐在蒲团上,仰望佛陀慈悲地微笑,我们明了,幸福就在此时此地。静坐大约一小时便结束了,由于我的室友只是初次尝试静坐,起初也有担心她能否适应,没料到睁眼一瞥,只见她坐得安稳自若,好像意犹未尽呢!

回想过去在英国的这段日子,生活和学业方面都遇到不少困难,住持在开示中提醒我们,不论成功或失意,顺境或逆境,都应视为人生的养份,从中学习和成长,以一颗平和的心看待。这番智慧之言,对我们三位异乡人而言,相信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。活动入夜后便完结了,我们正准备离开,大殿对外的回廊已透出昏黄的灯光。面前等待着我们的是三小时回程的路途,虽然长途跋涉,但绝对不枉此行!

尽管朋友二人并没有宗教信仰,但事后跟她们聊起这次禅修和参访的经历,她们都不约而同地表示,静坐之后心情平静了许多,感觉整个人也放轻松了,回国后也会找机会到寺院参访和学习禅修,而我的室友也能从容地面对考试压力,她形容为「豁然开朗」。缘起缘灭,学成后毕业回国,我们三人或许再难重聚,但这份珍贵的回忆相信会化成一颗颗菩提种子,期待不久将来开花结果。若干年后,我仍会想起某年某月,即使在异乡的国土上,也有两位同修好友,愿意与我一同走向幸福的彼岸。

禅修对人的身心皆有益处,是智慧和幸福的泉源。只要踏出第一步,或许相约三五知己尝试体会禅修带来的喜悦自在,想必会渐渐爱上。如此法喜,千金不换。日后有机会再跟大家分享其他学佛见闻,感恩!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