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指琴音

Teachings

我曾乘闲参加香港公园乐茶轩的「丝竹茗趣」聚会。置身其中,一边沏茶浅啜,一边欣赏中乐演奏,颇能令人感受雅静清欢的真趣。及至归寺后,脑海里尚萦绕著琵琶的悠扬乐韵和茶轩内那幅苏东坡的「汲江煎茶诗」墨宝,令我想起东坡居士另一首禅意盎然的「琴诗」。

东坡居士,多才多艺,诗词歌赋,琴棋书画,无一不晓。有一次,他正在弹琴的时候,轻柔优美的琴声令他心中泛起禅意与诗兴,遂即席写了一首诗:

「若言琴上有琴声,放在匣中何不鸣;

若言声在指头上,何不于君指上听?」

如果说琴声从琴具而出,那么,放在匣中的琴,为何不会发出音响呢?弹者以手指调拨琴弦,令发出悦耳的旋律。如果说声音是来自人的指头,那么,为何不在指头上去倾听呢?可见琴声既不在琴中,亦不在指上。那么,琴声从何而来呢?

这疑问如「念佛是谁?」或「万法归一,一归何处?」等禅门话头一样,表面看似肤浅简易,其实内涵甚深妙理。

现尝试以「缘起性空」、「万法唯心」和「般若妙智」三个层面分析诗中涵义:

缘起性空

优美的琴声,其实是万缘所集而成的,又怎会仅靠琴或指呢?单是琴的制成,就要依仗数之不尽的众缘和合:例如木料、颜色、弦丝、工具、漆油、技工等物料和制作。指头,是身驱的一部份,一指的运作,是依赖全身各部份和指头配合而成的。

所以《中论观四谛品》说:「众因缘生法,我说即是空,亦为是假名,亦是中道义。未曾有一法,不从因缘生,是故一切法,无不是空者。」

一切事物和现象,都是各种原因和条件(佛教称之为因缘)聚合的结果。既然因缘聚合时,各种事物才得以生起,那么,因缘未合时,便没有事物;或者说:因缘散离时,事物便也就消灭了。

所谓「事物」,其实祇是「缘会」而有,并非真有。如果事物是真正的「有」,那它就不会消灭为「无」了。

换句话说:世上种种「有」的存在,其实不过是「假有」而非「真有」,因为它们都没有独立自存,永恒不变的本性,佛教称这道理为「缘起性空」。但凡夫执著假有为实有,不觉察它短暂无常,随缘生灭的「空性」,于是产生「我爱」「我见」「我慢」「我痴」四种根本烦恼,遂作业(注一)受报,轮转于生死苦海。

那么,我们是否应以「无」的态度去观察万法呢?非也!万法虽「性空」,但作为「假有」,它又是确实存在的,所以不能说它是「无」。否则你又执著「无」了!只有不执著于「无」而把万法作为「假有」来观察,才能真正把握万法的实相啊!。

由此推知:万法的本性是「不有不无」的。意思是说:不能把「有」和「无」对立起来,以「有」为「真有」。何以故?「无」既然是相对于「有」而立的,执著「有」才有「无」;当你没有了「有」,其实也就没有「无」了,哪有绝对的「无」可以执著呢?

但是,凡夫往往以二元分别心去应对万物,所以产生憎爱、顺逆、美丑、贫富、有无、得失等心病。佛陀指示我们必须摒绝一切偏执的妄心,才能把握人生的真谛,所以禅宗三祖僧璨大师在《信心铭》说:「至道无难,唯嫌拣择;但莫憎爱,洞然明白。」

万法唯心

乐韵来自弹者心中;但心体无形无相,觅心了不可得,更何况乐韵?乐韵中没有弹者的心体,所以心中无乐韵可寻,但乐韵亦不能离心体而自生。琴与指本身并没有乐韵;但乐韵亦不能离琴与指而能自发。倘若琴与指各自分离,即弹者心中不想显发乐韵,琴音便随之而灭了。

由此推知:万法皆由心识所显现。心为能造,佛与众生为所造。悟「如来藏性」者为佛(注二),迷者为众生,所以佛门说:「若欲求佛,佛即是心,不须远觅,佛不离心。(注三)」

既然已知心为万法的本体,觉悟由「心」,迷惑也由「心」,那么,一切修行必须从修心开始。

朋友,佛教三藏经典蕴藏著释迦牟尼佛所证悟的修心法门,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巨大的思想存库。它有待你去开启,去发掘,犹如琴与指都已俱备就绪,有待琴师拨动弦丝,才能奏出悠扬的乐韵啊!

般若妙用

佛经说一切众生皆具「如来藏性」(注二),与佛同侪,毫无差别。为什么佛能超脱生死烦恼,证湼槃乐;而众生却沉沦于三界六道之中,受无量苦呢?这是因为佛已修证「般若」之体,达到湼槃圣境(注四);而凡夫执著爱乐,或为恶业所缠,不肯勤修佛之无上觉道,故流转生死。

《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》说:「譬如琴瑟琵琶,虽有妙音,若无妙指,终不能发。」乐器虽具发出旋律的性能,若无妙指调拨弦丝,终不能发音。众生虽具「如来藏性」,若无修行显发妙智,终不能成佛。佛教尊称这妙智为「般若」。

琴声是由于弹者的智慧,经过熟练的手指而抒发出来的。 以操琴者的手指为譬喻,这智慧并非手指本身,而是推动手指的精神作用。

般若与智慧截然不同;智慧衹是有限的世智聪颖,是凡夫的思维范畴。般若的微妙奥旨,则难以常情测度。它无形无相,绝非通过语言概念就能表达的。然而,如果要描述的话,那么存在而并非实有,性空而并非虚无,这大概就是「般若」了。为何这么说呢?因为如果说它实有,它既无形亦无相;如果说它是空无,佛陀却因为有了它才得成正觉。

琴声从何而来?从琴具?从手指?从智慧?从般若?从心?从……? 这里,借用禅门一句术语以共勉:若欲了解诗中三昧,「大家发起心来——参!」

 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注一:业,梵语 karma,意谓行为、言语、意志等身心活动。业有恶性、善性和无记性。一般而言,善业包括不杀生、不邪淫、不偷盗、不妄语、不恶口、不绮语、不两舌、不贪、不瞋、不痴;反之则为恶业。

注二:如来藏,梵语tathagata-garbha,《华严经》说:「一切众生皆有佛如来藏性,具足功德。」意谓一切众生皆可成佛。

注三:所谓求佛,即是求自心的「觉悟」,并非求心外某一尊佛。
注四:佛教所说的湼槃圣境,意谓永远灭尽生死烦恼,并不是在生死之外,去另找一个「灭尽生死」之处。

 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