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马弘法之旅

Teachings

跟着观成法师的足迹

北海槟城怡保吉隆坡马六甲

撰述:释善慈、思宏

摄影:思心

 

前言

马来西亚是个多民族、多宗教的国家,占人口二成以上的华人族裔,大多保留了中国人的优良传统,除英语外,一般华人都能使用华 (国)  、 粤、闽等多种语言。 二成以上的马来西亚人是佛教徒,在十多年前, 香港的泉慧长老、圣一长老等大德曾往当地弘法。 近年加拿大国际佛教观音寺常常会收到大马信徒发来的讯息,说他们喜欢收看观成法师的开示,期望能亲睹慈容,聆听法音。 上月观成法师应马来西亚佛教总会之邀,到大马各地作巡回弘法演讲,全程有七场开示,逾二千多人共沾法喜。 笔者荣幸能够跟随师父前往,经历这一趟殊胜之旅,除了能亲临现场听闻师父的开示,也参访了马来西亚的著名佛教道场,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,当中不泛趣闻轶事,藉此篇幅与大家分享。

初到槟城大马佛教发源地

十五天的弘法之旅在槟城 (Penang)揭开序幕,首场公开讲座在北海 (Butterworth,槟城州主要城市之一,与槟城只有一桥之隔) ,师父以华语主讲「止观法门-修心去除烦恼」,开示信众们要认识烦恼的来源, 佛教有哪些修心法门去除烦恼, 教导如何透过禅修、诵经或念咒改善身心状态。 佛弟子若能令修行功课成为一种风雨不改的习惯,就会产生不可思议的感应。

第二个讲题是「《八识规矩颂》-唯识初探」,亦是以华语主讲,共分两场,地点在槟城市的马来西亚佛教总会。 佛教除了是信仰, 还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哲学。 然而这是怎样的一门哲学? 师父开示说佛教的义理是从境、行、果三方面进行论述的,境是被观察、认知及研究的事物;行就是修行,将所理解的哲理实践于思想和生活中;果就是修行所得的果,即是离苦得乐,乃至究竟解脱。 唯识学被誉为佛法中高深的哲学,亦是一种心理学,唯识学的空间观与时间观比社会心理学更宽广,因为它不单讲今世,还涉及前世和后世;不单讲凡夫的领域,还涉及圣人的境界,以及超凡入圣的修行方法。 师父开示了唯识学中,如何认知自己的心识活动功能,教导我们实修的方法。

在槟城,我们受邀参访了极乐寺。 该寺有130年历史,今天已成了马来西亚的佛教地标。 开山住持妙莲法师是中国福建人,清末年间云游到马来西亚,有感当地华侨淳朴敦厚,却没有具规模的汉传丛林,便发心建造一所清浄道场弘法,亲自带领信徒在南洋百多个城市募捐经费,于1891年开始兴建第一座大士殿, 历五年于1904年圆满整所极乐寺建筑。 同年,妙莲法师回中国迎请清光绪皇帝御赐的《龙藏经》及袈裟回寺,此套《龙藏经》现存于极乐寺藏经阁中。 妙莲法师圆寂前留下了最后的开示:「身不入俗,则功行无成;心不离俗,则尘障滋长;计较心胜,苦事即来;向佛心专,烦恼自息。 」相信这是法师多年弘法生涯的智能结晶,后学应该好好谨记。

我们还趁此便参访了三慧讲堂及竺摩纪念馆,三慧讲堂建于1965年,由竺摩法师所筹办,法师有感佛教信徒众多,然而学佛理的人少,故此创建三慧讲堂,倡导知识化的佛教。 讲堂取名三慧,是取闻思修三慧之要旨,即是由听闻佛法,而思惟佛法,而修行佛法,循此路径,转迷成悟,断惑证真。

竺摩法师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在港澳弘法,50-60年代曾任香港栖霞佛学院副院长、香港佛联会弘法主任,及后筹办马来西亚佛教总会及马来西亚佛学院,历任马佛总主席、马来西亚佛学院院长等职务,积极弘法兴教,除在港、澳、泰、星、 马等地普照,更不遗余力培育出家在家的弘法人才。 竺摩法师是扬名海内外的一代高僧,集教育家、诗人、画家和书法家于一身,毕生积极弘扬大乘佛教和传播中华文化,贡献良多,法雨广被。

若要广传佛法,弘法人才的培育非常重要,所以马佛总亦特别邀请师父向马来西亚佛学院的师生开示,解答他们在修行及弘法上遇到的疑难。 在临离开槟城的那天早上,师父亦特地抽空对佛学院师生开示,之后更即席挥毫,以「持戒为本,观心为要,经教为依,浄土为归」此十六字的修行纲领赠与马佛总,劝勉大众。

怡保清新秀丽的山城

这里的华人通行粤语,也有很多修净土法门的佛教徒, 所以师父用粤语宣讲「念佛法门-《往生论纲要》」。 师父开示龙树菩萨《十住毗婆沙论》云:于此世界修行有「难行道」及「易行道」,而念佛法门就是「易行道」,因为其他修行法门都必须断惑证真,才能了脱生死,而念佛法门可以带业往生,是最圆满的无上法门。 《大集经》云:「末法亿万人修行,罕一得道,惟依念佛,得度生死。 」「易行道」不单能横出三界,更有十种现生利益,所谓「念佛一声,增福无量;礼佛一拜,罪灭河沙。 」

师父介绍了《往生论》之修行纲要–五门念佛。 入场听众反应热烈,从他们投入的听法表情,全神贯注,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,令整个讲堂笼罩着法喜充满的气氛。

讲座的翌日,我们参访了东莲小筑,得到住持及光常法师等人热情接待, 感觉宾至如归。 东莲小筑在汉传佛教于东南亚地区的传播担当着重要的地位,在上世纪三、四十年代,社会动荡,战乱频仍,当时不少中国大陆的僧人都移徙到港澳或南洋一带,小筑由来自福建大雪峰崇圣禅寺的胜进和尚创建于1947年,名为「小筑」实因当时仅由数椽茅屋所组成,在尔后的数十年间,经第二代住持华果尼师及几代僧人的努力,逐步扩建成了今天清幽古朴、树荫花香的庄严建筑。

在山城怡保,我们更品尝了当地有名的豆腐花。 原来马来西亚的豆制品水平都很高,充满浓郁豆香, 这里的粤菜水平不错,可以媲美香港呢!

吉隆坡揭开汉传英语弘法序幕

马来西亚信众较关心的是南传和北传禅法的修学。 一般佛友会认为北传禅法没有次第,只有调身的学习,而南传禅修会很有步骤的修学至欲界定或以上。 对应这些争议,观成法师选用天台宗之「六妙门」去解释止观禅法。

师父11月9日晚在首都佛教大厦以英语开示 “How to Overcome Emotional Challenges”(如何克服情绪困扰)。 在现今社会,不少人都受着情绪烦恼困扰,师父以佛法开示情绪问题的起因,语重心长地告诉有情绪病的人仕以及他们的家人,不要害怕面对,教导如何运用佛教义理调心及相应法门, 在生活中修行, 找回当下的身心自在。

原先主办单位对这场英语讲座的入场人数并不乐观,出乎意料地当晚有三百多人入座,其中不乏年轻人,有不少还是观成法师在纲络的信众,他们都全神贯注地聆听直至结束。 从这里我们得到启示,弘法需要配合时代发展,师父真是与时并进啊!

马佛总原本只安排了师父在北海、槟城、怡保和吉隆坡的公开讲座,然而当马六甲的信众得知师父到马来西亚弘法的消息,亦热切地恭请。 故此师父顺道到了马六甲的释迦院及大觉学舎作了两场开示,可见马来西亚的信徒对汉传佛法渴慕甚殷。

马六甲奇妙的因缘

观成法师的法宝在网络上流通甚广, 这次旅程途经各站,无论在会场、餐厅或是走在路上,都曾遇见到师父在网络上的信徒。 能与观成法师相见,他们都喜出望外。 有一家四口的印度尼西亚华侨,特地从棉兰来槟城听讲座。 每次结束后,信众们都争相与师父合照,离去时仍依依不舍地祈请师父再次光临。 在马六甲古城,更发生了一段小插曲,令我们不禁赞叹因缘的奇妙。

话说有一天黄昏,我们完成了当天的行程,就在回旅馆的途上,车子经过一家昏暗而毫不起眼的小古玩店,师父突然说:「请司机停车稍等! 我们来看看这家店吧。 」当时我们心里觉得在这店也不会找到什么奇珍异宝,就抱着尽管看看的心态跟着师父下车。

师父一踏进店里,就听到一把很熟悉的声音,原来女店主正在收听《广结善缘》! 师父走到那个女士面前,指着正在播放开示的手机对她说:「我就是讲这个节目的人。 」女店主听到后当下瞪目,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,先是狐疑,过了差不多三分钟,她终于定下神来,认出了面前就是她天天听开示的观成法师,整个人顿时雀跃万分。

原来女店主非常喜欢师父的开示,每天都会听《广结善缘》,有时候更会叫附近的朋友过来一起听,那天刚开始播放,师父就走进门来,她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,怎会想到天天收听的节目主持人, 会从万里之外突然出现在自己的店里?

她非常高兴地告诉师父,每天都虔诚地念大悲咒、地藏经等,持之以恒做功课 。 师父帮她把小店橱柜的菩萨像安放上佛桌,原来她一直都想这样供奉,只是不敢移动,想不到观成法师亲自来帮她如愿,真是不可思议! 随后师父带领大家在佛前念咒,作简单的洒净,还为女店主传授白度母心咒。 最后,她以一颗天珠供养师父,感动地说:「这是颗真实的一眼天珠,你就是我的师父了,我应当供养你的。 」

师父为我们开示:这位女仕一定是用非常挚诚恭敬的心念,恒久地做了很多功课,精诚所至牵引了这次奇妙的因缘,引证了佛教万法唯心的真理, 万里之隔,在一念中成为近在咫尺,我们不要忽略了自己的心识的力量啊!

在马六甲我们参访了青云寺。 该寺坐落于马六甲老街区,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,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,是马来西亚乃至东南亚最古老的华人寺庙,青云亭主要供奉观音,所以也称观音亭。 当年庙宇的建材和工匠均由中国引进,从建筑风格、雕工乃至图案都反映出中国闽南地区的色彩,是十分珍贵的中华建筑艺术瑰宝。 我们得青云亭住持法师款待,特别让我们参观了青云亭的文物和古经籍,从而窥见当年华人的宗教文化面貌。

此外,我们亦参访了释迦院、梵行寺和知归学舎。 释迦院由称为「峇峇」的马华混血儿所创办,今天的信徒仍是以峇峇为主。 梵行寺住持法护法师曾驻钖香港,其后回马来西亚创办梵行寺,培养僧材。 知归学舎有一位日本僧人,他说得一口流利国语,还有爱好收集各式各样不同年代的木鱼法器,令人大开眼界。 在客堂有一对偈语很有意思,是演培长老的墨宝:「知心是佛意,归处即菩提」,这也可说是我们修行的左右铭。

这些都是先贤大德对佛教护持的丰硕成果。 遥想数百年前,中国佛教僧侣克服了几许困难才能将佛法带到南洋,使今天马来西亚的佛教广宣流布,这些事迹足以让后辈窂记,发扬光大! 为使北美洲的佛教徒更多了解, 我们此行也顺道为马来西亚佛教总会作了一个专访,将于稍后在本寺网站报导。

踏上归途法喜充满

十五天的马来西亚弘法之旅又告一段落了,此行不仅当地的信徒能从师父的现场开示得着丰富的法寳,我们随行的同修亦从师父的一言一行身教中获益良多。

师父在这次旅程中,每一次的开示,都会提前一天到达场地视察,从调校音响、布置讲台、庄严佛坛到摆放座位,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,亲自监督。 师父为了要令音响达到最清晰的效果,不厌其烦地跟技术人员仔细调教,每次都要花差不多两个小时。 目的只是希望营造出最理想的环境,让入场的信众能够安下心,听得欢喜,法水才能流入心田,滋养道种。

这次旅程还有一个意外收获,我们发现了马来西亚很多美味的素食餐厅,有中式的、也有传统或新式马来菜。 有一种新鲜的食材–甘蔗花,软糯香甜,据说含有丰富的蛋白质,既好吃又有益。 当然还少不了马来咖喱、喇沙、润饼卷,还有素食咖央,用南瓜代替了鸡蛋,同样香甜。 走笔至此,不禁又回味起来。

我们感恩能有机会跟随师父到大马弘法,因为在十多天的旅程中,不单能听到师父的开示,学习了不同的教理和法门;还从师父如何待人处事中学习到谦和、宽容、慈悲、平等和认真,这些都是佛弟子应有的做人态度,才是我们所得的最重要的法宝。 至此,我们各人都带着满满的法喜踏上归途。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