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识规矩颂讲要第一讲(二)

Teachings

唯识学,被誉为佛法中高深的心理学,因此,我们不单可从宗教立塲研究唯识学,也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研习唯识学。心理学(英文: Psychology) 是专门研究有情众生的心理现象、精神功能和思想行为的学问,既是一门理论学科,也是一门应用学科。

再深入些说:佛教唯识学与心理学一样,研究涉及有情众生的知觉、认知、情绪、人格、行为和人际关系等许多领域。但唯识学讲得更详尽,而且它的时间观与空间观比心理学更宽广,因为它不单讲今世,还涉及前世、后世;不单止讲凡夫的领域,还涉及圣人的境界,与超凡入圣的修行方法。

《八识规矩颂》是唐朝玄奘大师从其所撰的《成唯识论》中择出精要之著作,全文共分四章,每章有十二个颂,每颂有七言,共四十八个颂。在这短短四十八个颂中,大师以辞简意赅的文句说明八识的性质和作用,讨论八个识( the eight consciousnesses) 与一百个法( the one hundred dharmas) 的关系,以方便修行者易于记忆、背诵,是掌握唯识学基本概念的入门手册。倘若您将它背熟,并了解其义理,则以后阅读唯识学的佛典时,对唯识术语就不会觉得陌生,就更容易明白其中理论。现在先将全颂的架构勾划出来,作慨括的简介,然后依颂文逐一解释每一识的义理。

 

《八识规矩颂》颂文

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撰

性境现量通三性,眼耳身三二地居,遍行别境善十一,中二大八贪瞋痴。

五识同依净色根,九缘七八好相邻,合三离二观尘世,愚者难分识与根。

变相观空唯后得,果中犹自不诠真,圆明初发成无漏,三类分身息苦轮。

三性三量通三境,三界轮时易可知,相应心所五十一,善恶临时别配之。

性界受三恒转易,根随信等总相连,动身发语独为最,引满能招业力牵。

发起初心欢喜地,俱生犹自现缠眠,远行地后纯无漏,观察圆明照大千。

带质有覆通情本,随缘执我量为非,八大遍行别境慧,贪痴我见慢相随。

恒审思量我相随,有情日夜镇昏迷,四惑八大相应起,六转呼为染净依。

极喜初心平等性,无功用行我恒摧,如来现起他受用,十地菩萨所被机。

性惟无覆五遍行,界地随他业力生,二乘不了因迷执,由此能兴论主诤。

浩浩三藏不可穷,渊深七浪境为风,受薰持种根身器,去后来先作主公。

不动地前才舍藏,金刚道后异熟空,大圆无垢同时发,普照十方尘刹中。

 

1. 性境现量通三性,……三类分身息苦轮

这十二句颂是讲前五识:眼识 (梵文: Caksur-vijnana  英译: Seeing consciousness)

耳识 (梵文: Srota-vijnana   英译: Hearing consciousness)

鼻识 (梵文: Ghrana-vijnana  英译: Smelling consciousness)

舌识 (梵文: Jihva-vijnana   英译: Tasting consciousness)

身识 (梵文: Kaya-vijnana   英译: Touching consciousness)

我们以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与外界接触而起心动念,产生内外之间的关系。这互动与它所引发的一切关系形成了很大的力量(业力)。一切善、恶、不善不恶,都是从这种互动中产生的。当前五识与「善心所」相应的时候,是「善性」;与烦恼心所相应时,是「恶性」;与非善非恶心所相应时,是「无记性」。善性、恶性、无记性这三性,称为识性。一切业力从互动中产生,有人一念之差上天堂、或落地狱。我们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感官神经系统,内与意识,外与境界互动,经过长期的熏习而产生性格。性格决定您人生的方向,事业的成败。

2. 三性三量通三境,……观察圆明照大千。

这十二句颂是讲第六识 — 意识(梵文:Mano-vijnanna 英译: Thinking Consciousness)。当我们与外界接触而起心动念,依「意根」所发的识,是为「意识」。然而我们的意念是如何带动的呢?为何一时产生善念,一时产生恶念呢?此识遍与五十一个心所( concurrent mental functions) 相应,故具善、恶、无记三性。但意识是善是恶,抑或无记,是随着当时的因缘,以及配合的心所,来决定跟善相应,恶相应,还是无记相应。为何人心会生起贪、瞋、痴、杀、盗、淫、妄,骄、谄、狂、无惭、无愧等烦恼?何以随之而作业,因作业而受报,轮回于生死苦海呢?这全都是由于意念所带动。所以,各人自己的意念可以带您作恶,但也可以令您 行善,甚至引导您修行,将污染的意识转为「妙观察智」,走上超凡入圣之道,。

3. 带质有覆通情本……十地菩萨所被机。

这十二句颂是讲第七识 –末那识(Manas-vijnana  英译: Ego consciousness) 。末那识是「我执」识。为什么「我」生到此世界上,经历了悲、欢、离、合等种种人生现象,结果还是要「老、病、死」呢?这「我」究竟是谁? 「未曾生我谁是我?生我之时我是谁?来时欢喜去时悲,合眼朦胧又是谁?」(注一) 为何人有我贪、我瞋、我痴、我慢、我疑、我见六个根本烦恼?这些都是来自强烈的自我执著啊!因为第七识恒常与这六个根本烦恼互动相应。我们必须依佛法去修行,将这执我的第七识转成「平等性智」。

4. 性惟无覆五偏行……普照十方尘刹中。

最后这十二句是解释第八识 — 阿赖耶识(梵文:Alaya-vijnana  英译: Store consciousness)。人为何会投胎于六道之中(注二)?人死后是否一切归于消灭呢?什么是业力?倘若人去世时带着自己的业力延续到下一世,那么业力如何从此生走到下一生呢?业力是怎样带动的呢?唯识学认为阿赖耶识是轮回的主体. 前世的业力储存在阿赖耶中, 而阿赖耶在今生的显现,是否只能依于其他识, 或者只是心理的活动,抑或是上天命运的安排?这一切千古的悬疑,都可以从研读《八识规矩颂》中找到答案。

 

注一:节录清朝顺治皇帝所作的《赞僧诗》   
注二: 六道轮回包括三善道(天道、人道、阿修罗道) ; 三恶道(地狱道、饿鬼道、畜生道)

 

 

发表回复